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
CJJ 45-91
主編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2年2月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 為了確保城市道路照明能為車輛駕駛人員以及行人創造良好的視看環境,達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動和美化城市環境的效果,特制定本標準。
第1.0.2條 本標準適用于城市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道路及與道路相聯系的特殊場所的照明設計,不適用于隧道照明的設計。
第1.0.3條 道路照明的設計原則是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節省能源,維修方便。
第1.0.4條 道路照明設計除執行本標準外,還應符合現行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或規范。
第二章 照明標準
第2.0.1條 城市道路照明標準,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居住區道路分為五級。
第2.0.2條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應滿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均勻度、眩光限制和誘導性四項評價指標。主要供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區道路應滿足平均照度單項評價指標。
第2.0.3 條 各級道路照明標準見表2.0.3。
道路照明標準 表2.0.3
級 別 | 道路類型 | 亮 度 | 照 度 | 眩光限制 | 誘導性 | ||
平均亮度 Lav(Cd/㎡) | 均勻度 Lmin/Lav | 平均照度 Eav(Lx) | 均勻度 Emin/Eav | ||||
Ⅰ | 快速路 | 1.5 | 0.4 | 20 | 0.4 | 嚴禁采用非 截光型燈具 | 很好 |
Ⅱ | 主干路及迎賓路、通向政府機關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市中心或商業中心的道路、大型交區紐等 | 1.0 | 0.35 | 15 | 0.35 | 嚴禁采用非 截光型燈具 | 很好 |
Ⅲ | 次干路 | 0.5 | 0.35 | 8 | 0.35 | 不得采用非截光型燈具 | 好 |
Ⅴ | 支路 | 0.3 | 0.3 | 5 | 0.3 | 不宜采用非 截光型燈具 | 好 |
Ⅵ | 主要供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的居住區道路和人行道 | - | - | 1-2 | - | 采用的燈具 不受限制 | - |
注:①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僅適用于瀝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應降低20~30%。
②表中各項數值僅適用于干燥路面。
第2.0.4 條 三幅路、四幅路的非機動車道的平均照度值宜為相鄰機動車道的1/2。
第2.0.5 條 第2.0.3條和第2.0.4條規定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值均為維持值,新安裝光源、燈具的道路,其路面的初始亮度(或照度)值應相應提高30~50%。
第2.0.6 條選定道路照明標準時,要考慮城市的性質和規模,一般中小城市可視其道路類型采用相應低1級的標準。
第三章 光源和燈具的選擇
第一節 光源的選擇
第3.1.1條 道路照明應采用高光效氣體放電燈,不應采用白熾燈。
第3.1.2條 選擇光源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快速路和對顏色識別要求不高的市郊道路宜采用低壓鈉燈或高壓鈉燈;
二、主干路和次干路宜采用高壓鈉燈;
三、支路和居住區道路,宜采用小功率高壓鈉燈或小功率高壓汞燈;
四、市中心、商業中心等個別對顏色識別要求較高的街道必要時可采用金屬鹵化物燈或中顯色型、高顯色型高壓鈉燈。
第二節 燈具的選擇
第3.2.1條 機動車道應采用功能性燈具。
一、快速路、主干路必須采用截光型、半截光型燈具;
二、次干路應采用半截光型燈具;
三、支路宜采用半截光型燈具。
第3.2.2條 禁止機動車通行的商業街道,居住區道路,人行地道,人行天橋以及有必要單獨設燈的非機動車道宜采用裝飾性和功能性結合得好的燈具或具有較高機械強度的裝飾性燈具。
第3.2.3條 采用高桿照明時,宜選用光束比較集中的泛光燈。
第3.2.4條 照明標準高、環境污染嚴重、維護困難的道路和場所宜采用防塵防水級別較高的燈具。
第3.2.5條 空氣中酸堿等腐蝕性氣體含量高的地區或場所宜采用耐腐蝕性能好的燈具。
第3.2.6條 發生強烈振動的場所宜采用帶減振措施的燈具。
第四章 照明設計
第一節 照明方式
第4.1.1條 道路及與其有關的特殊場所的照明方式分常規照明和高桿照明兩種。
第4.1.2條 常規照明有單側布置、雙側交錯布置、雙側對稱布置、橫向懸索布置和中心對稱布置五種基本布燈方式(見圖4.1.2)。
一、采用常規照明方式時,燈具的配光類型、布燈方式、安裝高度和間距應滿足表4.1.2的規定;
二、燈具的懸挑長度不宜超過安裝高度的1/4,燈具的仰角不宜超過15°。
第4.1.3條 采用高桿照明方式時應合理選擇燈桿燈架的結構形式、燈具及其配置方式,確定燈桿安裝位置、高度和間距以及燈具最大光強的投射方向,并處理好功能性和裝飾性兩者的關系。
一、高桿燈從結構上來分,有固定式和升降式兩種,宜根據條件來選擇;
燈具的配光類型、布燈方式與安裝高度、間距的關系 表4.1.2
燈具配光類型 | 截光型 | 半截光型 | 非截光型 | |||
布燈方式 | 安裝高度H(m) | 間距 S(m) | 安裝高度H(m) | 間距S(m) | 安裝高度H(m) | 間距S(m) |
單側布置 | H≥Weff | S≤3H | H≥1.2Weff | S≤3.5H | H≥1.4Weff | S≤4H |
交錯布置 | H≥0.7Weff | S≤3H | H≥0.8Weff | S≤3.5H | H≥0.9Weff | S≤4H |
對稱布置 | H≥0.5Weff | S≤3H | H≥0.6Weff | S≤3.5H | H≥0.7Weff | S≤4H |
注:Weff為路面有效寬度(m)。
二、燈具的配置方式有平面對稱,徑向對稱和非對稱三種。寬闊道路宜采用平面對稱配置方式,廣場和道路布置緊湊的立體交叉宜采用徑向對稱配置方式;多層大型立體交叉或道路分布很廣、很分散的立體交叉宜采用非對稱配置方式;
三、燈桿不得設在危險地點或維護時會嚴重妨礙交通的地方;
四、采用普通截光型路燈按平面對稱式配置燈具的高桿燈,其間距和高度之比以3∶1為宜,不應超過4∶1。采用泛光燈按徑向對稱式配置燈具的高桿燈,其間距和高度之比以4∶1為宜,不應超過5∶1,采用泛光燈按非對稱式配置燈具的高桿燈,間距和高度之比可適當放寬些;
五、燈具的最大光強方向和垂線夾角不宜超過65°;
六、市區設置的高桿燈應在滿足照明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作到與環境協調。
第二節 道路及與其聯接的特殊場所照明設計原則
第4.2.1條 一般道路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應采用常規照明方式;
二、在樹木多、遮光嚴重的道路或樓群區難于安裝燈桿的狹窄街道可采用橫向懸索布置方式;
三、采用常規照明方式時,各種幾何參數及其間的關系應符合本標準第4.1.2條的要求;
四、路面寬闊的快速路、主干路必要時可采用高桿照明,并應符合本標準4.1.3條的要求。
第4.2.2條 平面交叉路口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平面交叉路口的照明水平應高于通向路口的每一條道路的照明水平,并應有充足的環境照明;
二、交叉路口可采用與交叉道路光色不同的光源、外形不同的燈具、不同的安裝高度或不同的布燈方式;
三、十字形交叉路口的照明可視交叉道路的具體情況分別采用單側布置、交錯布置或對稱布置等布燈方式。大型交叉路口必要時可另行安裝附加燈桿、燈具。有較大的交通島時可在島上設燈,有條件時也可采用高桿照明;
四、T形交叉路口應在道路盡端設燈(見圖4.2.2.1);
五、環形交叉路口的照明應能充分顯現環島、交通島和緣石,采用常規照明時宜將燈具設在環道的外側(見圖4.2.2.2)。通向每條道路的出入口的照明應適當加強。若環島的直徑很大,可在環島上設置高桿燈,但要仔細選擇燈具,確保車行道亮度高于環島亮度。
第4.2.3條 曲線路段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半徑等于或大于1000m的曲線路段,其照明可按直線路段處理;
二、半徑小于1000m的曲線路段,燈具應沿曲線外側布置并應減小燈具的間距(見圖4.2.3.1),半徑越小間距也應該越小,一般控制為直路段的0.5~0.75倍,懸挑長度也應該縮短。在反向曲線路段上,宜在固定的一側設置燈具,發生視線障礙時可在曲線外側增設附加燈具;
三、若曲線路段路面較寬需采用雙側布燈時,宜采用對稱布置;
四、轉彎處的燈具不得安裝在直線路段燈具的延長線上(見圖4.2.3.2);
五、急轉彎處安裝的燈具應能給車輛、緣石、護欄以及周圍環境提供充足照明。
第4.2.4條 在坡道上設置照明時,應使燈具的橫向對稱面垂直于路面。在凸形豎曲線范圍內,應縮小燈具的安裝間距,并采用截光型燈具.
第4.2.5條 上跨道路與下穿地道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用常規照明時應使下穿地道上設置的燈具在下穿地道上產生的光斑(照度或亮度)和上跨道路兩側的燈具在下穿地道上產生的光斑(照度或亮度)能很好地銜接,確保該區域的亮度(或照度)均勻度不低于規定值.還要防止下穿地道上的燈具在上跨道路上造成眩光;
二、大型上跨道路與下穿地道也可采用高桿照明并應符合本標準第4.1.3條的要求。
第4.2.6條 立體交叉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應為駕駛員提供良好的誘導性;
二、不但應照明道路本身,而且應提供不產生干擾眩光的環境照明;
三、在交叉口、出入口、曲線路段、坡道等交通復雜路段的照明應適當加強;
四、小型立交可采用常規照明,但不宜設置太多的光源燈具。采用常規照明時,平面交叉、曲線路段、坡道、上跨道路和下穿地道等的照明應分別符合第4.2.2條、第4.2.3條、第4.2.4條和第4.2.5條的要求,并應使各個部分的照明互相協調;
五、大型立體交叉宜優先采用高桿照明,采用高桿照明時應符合本標準第41.3條要求。
第4.2.7條橋梁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中小型橋梁照明應與其連接的道路照明一致。若橋面的寬度小于與其連接的路面寬度,則橋梁的欄桿、緣石應有足夠的垂直照度,在橋梁的入口處應設燈;
二、大型橋梁和具有藝術、歷史價值的中小型橋梁的照明應進行專門設計,既應滿足功能要求,又應顧及藝術效果,并與橋梁的風格相協調;
三、橋梁照明應防止眩光,必要時應采用嚴格控光燈具;
四、不宜采用欄桿照明方式。
第4.2.8條 人行地道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天然光充足的短直線人行地道,可只設夜間照明;
二、附近不設路燈的地道出入口,應設照明裝置;
三、地道內平均水平照度,夜間以15LX、白天以50~100LX為宜。
第4.2.9條人行天橋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跨越有照明設施道路的人行天橋可不設照明,若階梯照度小于21X可專設照明。跨越無照明設施道路的人行天橋應設置照明;
二、照明設施應和周圍環境相協調。橋面平均照度以51X為宜,階梯照度應適當提高。要防止給橋下道路使用者造成眩光。
電源線和零部件不應外露。
第4.2.10條 道路與鐵路平面交叉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叉口應有足夠的照明使駕駛員在停車視距以外便能發現道口、火車及交叉口附近的車輛、行人及其他障礙物;
二、交叉口的照明方向和照明水平應能識別裝設在垂直面或路面上的信號和標志。燈光顏色不得和信號顏色混淆;
三、交叉口軌道兩側各30m范圍內,路面亮度(或照度)水平應高于所在道路的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均勻度。
第4.2.11條 飛機場附近的道路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飛機場附近的道路照明不應與機場跑道上的信號系統以及場地照明相混淆;
二、在設計該地區的道路照明時,應符合有關規定并應與航空部門取得聯系。
第4.2.12條 鐵路和航道附近的道路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應避免道路照明的光和色干擾鐵路、航道的信號和視覺;
二、當道路照明燈具處于鐵路和航道的延長線上時,應該與鐵路或航運部門取得聯系;
三、如果道路和湖泊、河流等水面接界,燈具又是單側布置,宜將燈桿設在靠水的一側。
第4.2.13條
有照明設施而且平均亮度高于10Cd/㎡的道路(或路段)和無照明設施的道路(或路段)相連接、車輛行駛速度又容許高于50km/h時,應設置適應路段即增設過渡照明。
第4.2.14條 植樹道路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建的道路應滿足道路照明功能要求。綠化時,路燈部門和園林綠化部門應充分協商,合理選擇樹種,確定適宜的種植位置,以便消除或盡量減少日后樹木對道路照明的影響;
二、擴建和改建的道路,影響照明的樹木宜移植或砍伐,確保照明效果;
三、在現有的樹木嚴重影響道路照明的路段可通過下列途徑加以解決:
1適當修剪枝葉,以消除或減少其對光線的遮擋;
2改變燈具的安裝方式,采用橫向懸索布燈或延長懸挑長度;
3減少燈具的間距,降低安裝高度;
4若只是局部地段受到樹木的影響,可只對該地段的燈具安裝高度、間距、橫向位置進行適當調整.縱向間距的調整范圍控制在與平均間距相差20%以內,但不應同時改變相鄰的兩個燈具間距。
第4.2.15條 居住區道路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居住區道路的照明應使行人能發現路面上的障礙物,相遇時能彼此識別面部,能識別居民樓的樓號標牌,有助于行人確定方位和辨別方向;
二、燈具安裝高度宜大于3m。不宜把沒有遮擋的裸燈設置在視平線上;
三、居住區附近的高桿照明或常規照明,其光線投射角度應認真進行控制;居住區內燈桿位置和光源、燈具的選擇要恰當,以免過強光線射入居室,干擾居民的作息。
第五章 照明供電和控制
第一節 照明供電
第5.1.1條 城市道路照明宜由10KV配電線路上專用路燈變壓器或公用三相變壓器供電(低壓供電)。
第5.1.1條條件許可時可采用10KV電壓等級的專用線路供電(高壓供電)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三相負荷分配應平衡;
二、供電線路應能互相聯絡。
第51.3條 重要道路和區段的照明宜采用雙電源供電。
第5.1.4條 低壓照明線路的末端電壓不應低于額定電壓的90%或不應低于始端電壓的95%。
第5.1.5條 采用路燈專用變壓器供電時,變壓器宜在經濟負荷率上運行。對高壓汞燈、高壓鈉燈等氣體放電光源,負荷率可選擇在額定容量的70~80%。
第5.1.6條 路燈供電網絡設計應符合規劃的要求并留有余地。在技術經濟條件許可時,宜采用地下電纜線路供電。
第5.1.7條 采用架空線路供電時,路燈高壓配電線路與配電同電壓等級的線路同桿同擔并架時,其導線截面級差不宜大于3;檔距不宜超過50m;導線間距不得小于0.8m。
第5.1.8條采用兩相10KV線路供電時,從路燈高壓架空線引出的電纜不宜過長。
第5.1.9條 可觸及的金屬燈桿和配電箱等金屬照明設備均需保護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
第二節 照明控制
第5.2.1條 道路照明控制有定時控制和光電控制兩類。定時控制所采用的器件為定時鐘或微型計算機控制儀;光電控制所采用的器件為光控開關。應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一種或結合起來使用。
第5.2.2條 采用低壓供電時宜用控制線或單電源控制方式。也可采用單燈控制方式。
第5.2.3條 道路的開燈、關燈照度水平宜為2~10lX。
第六章 節能措施
第6.0.1條 應按本標準第二章的有關規定,合理確定照明標準。
第6.0.2條 進行照明設計時,應提出多種都能符合照明標準要求的照明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從中選取既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又節約能源的最佳方案。
第6.0.3條 應合理選擇照明器材。
一、采用常規道路照明燈具時,燈具效率低于60%者不應選用;
二、采用泛光燈時,燈具效率低于55%者不應選用;
三、應選用耗能低的鎮流器。
第6.0.4條 氣體放電燈應加電容補償。補償后的功率因數應不小于0.8。
第6.0.5條 除居住區道路和少數街道以外,均應選擇下列方法之一實行半夜燈。
一 、可采用雙光源燈具,下半夜關掉一盞燈;
二、可采用下半夜能自動降低燈泡功率的鎮流器,以降低燈泡消耗的功率;
三、關掉不過半數的燈具,但不允許關掉沿道路縱向相鄰的兩盞燈具;
第6.0.6條 應制訂嚴格的維護計劃,認真進行燈具等照明設施的維護和清掃,提高光源光通量利用率。
第6.0.7條 采用定時控制時應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季節變化合理確定路燈的停,開時間.且應采用可靠性和一致性好的控制器件。
附錄一 名詞解釋
附錄二 路面亮度系數和簡化亮度系數表
(一)亮度系數
亮度系數(q)為表示路面反光性能的一個系數,其定義為路面上某點的亮度和該點的水平照度之比(即q=L/E)。它除了和路面材料有關外還取決于觀察者和光源相對于路面所考察的那一點的位置,即Q=Q(β,γ)。其中β為光的入射平面和觀察平面之間的角度,γ為入射光線的垂直角。
(二)簡化亮度系數
(三)簡化亮度系數表
要進行路面亮度計算,除了要知道燈具的光度數據外,還得知道路面亮度系數(q)或簡化亮度系數(r)。實際路面的q或r只有通過測量才能獲得。而測量需要一定的條件而且是一件既復雜又費時的工作。正因為如此,目前在我們國內這方面工作還開展得很少。從道路照明實用角度出發,也沒有必要對每一條道路的亮度系數都掌握得那么準確。因此,在尚沒有我國自己的路面亮度系數可提供使用之前,建議采用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和道路代表大會國際常設委員會(PIARC)共同推薦的簡化亮度系數表。該表適用于柏油路面,若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當對計算準確度要求不是很高時,可把路面平均亮度計算結果乘以系數10/7~10/8,若對計算準確度要求高,則需采用適合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簡化亮度系數表進行計算。
附錄三 平均照度換算系數
平均照度換算系數是得到lcd/㎡的路面平均亮度所必須的路面平均照度值.它可由路面簡化亮度系數(r)表進行路面平均亮度和平均照度計算得到,也可通過實際測量而得到。
平均照度換算系數表附 表3.1
路面種類 | 平均照度換算系數[(lx/cd/㎡)] |
瀝青 混凝土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