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污很黄细致多肉小说_榴莲app下载网址进入i_巨胸美女扒开腿让我爽_8050午夜二级毛片全黄app

有毒化學品對人體的危害

隨著社會的發展,化學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生產及使用量也隨之增加,因而生活于現代社會的人類都有可能通過不同途徑,不同程度地接觸到各種化學物質,尤其是化學品作業場所的工人接觸化學品的機會將會更多。化學品對健康的影響從輕微的皮疹到一些急、慢性傷害甚至癌癥,危害更嚴重的是一些引人矚目的化學災害性事故。例如: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爾鎮聯合碳化廠發生的異氰酸甲酯泄漏事故,使20萬人受害,2500人喪生;1991年江西上饒地區發生一甲胺泄漏事故,中毒人數達150人,死亡41人。化學危害給國民經濟及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極其嚴重的損失,因此了解化學物質對人體危害的基本知識,對于加強化學品管理,防止中毒事故的發生是十分必要的。

1.1 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

    毒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體內,在工業生產中,毒物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進入體內,亦可經消化道進入,但比較次要。
1.1.1 呼吸道
    是工業生產中毒物進入體內的最重要的途徑。凡是以氣體、蒸氣、霧、煙、粉塵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經呼吸道侵入體內。人的肺臟由億萬個肺泡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毒物一旦進入肺臟,很快就會通過肺泡壁進入血液循環而被運送到全身。通過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其在空氣中的濃度,濃度越高,吸收越快。
1.1.2 皮膚
    在工業生產中,毒物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較常見。脂溶性毒物經表皮吸收后,還需有水溶性,才能進一步擴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質(如苯胺)易被皮膚吸收。
1.1.3 消化道
    在工業生產中,毒物經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個人衛生習慣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隨進食、飲水或吸煙等而進入消化道。進入呼吸道的難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經由咽部被咽下而進入消化道。

1.2 毒物在體內的過程

1.2.1 分布
    毒物被吸收后,隨血液循環(部分隨淋巴液)分布到全身。當在作用點達到一定濃度時,就可發生中毒。毒物在體內各部位分布是不均勻的,同一種毒物在不同的組織和器官分布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對集中于某組織或器官中,我們稱這個器官為靶器官。例如鉛、氟主要集中在骨質,苯多分布于骨髓及類脂質。
1.2.2 生物轉化
    毒物吸收后受到體內生化過程的作用,其化學結構發生一定改變,稱之為毒物的生物轉化。其結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轉化可歸結為氧化、還原、水解及結合。經轉化形成的毒物代謝產物排出體外。
1.2.3 排出
    毒物在體內可經轉化后或不經轉化而排出。毒物可經腎、呼吸道及消化道排出,其中經腎隨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徑。尿液中毒物濃度與血液中的濃度密切相關,常測定尿中毒物及其代謝物,以監測和診斷毒物吸收和中毒。
1.2.4 蓄積
    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物就會逐漸增加,這種現象就稱之為毒物的蓄積。此時毒物大多相對集中于某些部位,毒物對這些蓄積部位可產生毒作用。毒物在體內的蓄積是發生慢性中毒的基礎。

1.3 對人體的危害

    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引起中毒。化學品的毒作用可分為如下臨床類型。
    —引起刺激
    —過敏
    —缺氧
    —昏迷和麻醉
    —全身中毒
    —致癌
    —致畸
    —致突變
    —塵肺
1.3.1 刺激
    刺激意味著身體同化學品接觸已相當嚴重,一般受刺激的部位為皮膚、眼睛和呼吸系統。
1.3.1.1 皮膚
    當某些化學品和皮膚接觸時,化學品可使皮膚保護層脫落,而引起皮膚干燥、粗糙、疼痛,這種情況稱作皮炎,許多化學品能引起皮炎。
1.3.1.2 眼睛
    化學品和眼部接觸導致的傷害輕至輕微的、暫時性的不適,重至永久性的傷殘,傷害嚴重程度取決于中毒的劑量,采取急救措施的快慢。
1.3.1.3 呼吸系統
    霧狀、氣態、蒸氣化學刺激物和上呼吸系統(鼻和咽喉)接觸時,會導致火辣辣的感覺,這一般是由可溶物引起的,如氨水、甲醛、二氧化硫、酸、堿,它們易被鼻咽部濕潤的表面所吸收。處理這些化學品必須小心對待,如在噴灑藥物時,就要防止吸入這些蒸氣。
    一些刺激物對氣管的刺激可引起氣管炎,甚至嚴重損害氣管和肺組織,如二氧化硫、氯氣、煤塵。一些化學物質將會滲透到肺泡區,引起強烈的刺激。在工作場所一般不易檢測這些化學物質,但它們能嚴重危害工人健康。化學物質和肺組織反應馬上或幾個小時后便引起肺水腫。這種癥狀由強烈的刺激開始,隨后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缺氧以及痰多。例如下列物質就會引起上述反應:二氧化氮、臭氧以及光氣。
1.3.2 過敏
    接觸某些化學品可引起過敏,開始接觸時可能不會出現過敏癥狀,然而長時間的暴露會引起身體的反應。即便是接觸低濃度化學物質也會產生過敏反應,皮膚和呼吸系統可能會受到過敏反應的影響。
1.3.2.1 皮膚
    皮膚過敏是一種看似皮炎(皮疹或水皰)的癥狀,這種癥狀不一定在接觸的部位出現,而可能在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引起這種癥狀的化學品如:環氧樹脂,胺類硬化劑,偶氮染料,煤焦油衍生物和鉻酸。
1.3.2.2 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對化學物質的過敏引起職業性哮喘,這種癥狀的反應常包括咳嗽,特別是夜間,以及呼吸困難,如氣喘和呼吸短促,引起這種反應的化學品有甲苯、聚氨脂、福爾馬林。
1.3.3 缺氧(窒息)
    窒息涉及到對身體組織氧化作用的干擾.這種癥狀分為三種:單純窒息、血液窒息和細胞內窒息。
1.3.3.1 單純窒息
    這種情況是由于周圍氧氣被惰性氣體所代替,如氮氣、二氧化碳、乙烷、氫氣或氦氣,而使氧氣量不足以維持生命的繼續。一般情況下,空氣中含氧21%。如果空氣中氧濃度降到17%以下,機體組織的供氧不足,就會引起頭暈、惡心,調節功能紊亂等癥狀。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空間有限的工作場所,缺氧嚴重時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1.3.3.2 血液窒息
    這種情況是由于化學物質直接影響機體傳送氧的能力,典型的血液窒息性物質就是一氧化碳。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達到0.05%時就會導致血液攜氧能力嚴重下降。
1.3.3.3 細胞內窒息
    這種情況是由于化學物質直接影響機體和氧結合的能力,如氰化氫、硫化氫這些物質影響細胞和氧的結合能力,盡管血液中含氧充足。
1.3.4 昏迷和麻醉
    接觸高濃度的某些化學品,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烴類、乙醚、異丙醚會導致中樞神經抑制。這些化學品有類似醉酒的作用,一次大量接觸可導致昏迷甚至死亡。但也會導致一些人沉醉于這種麻醉品。
1.3.5 全身中毒
    人體是由許多系統組成的,全身中毒是指化學物質引起的對一個或多個系統產生有害影響并擴展到全身的現象,這種作用不局限于身體的某一點或某一區域。
    肝臟的作用就是凈化血液中的有毒物質并在排泄前將它們轉化成無害的和水溶性的物質。然而有一些物質是對肝臟有害的,根據接觸的劑量和頻率,反復損害肝臟組織可能造成傷害引起病變(肝硬化)和降低肝臟的功能,例如溶劑酒精,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氯仿,也可能被誤認為病毒性肝炎,因為這些化學物質引起肝損傷的癥狀(黃皮膚、黃眼睛)類似于病毒性肝炎。
    腎是泌尿系統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排除由身體產生的廢物,維持水、鹽平衡,并控制和維持血液中的酸度。泌尿系統各部位都可能受到有毒物質損害,如慢性鈹中毒常伴有尿路結石,殺蟲脒中毒可出現出血性膀胱炎等,但常見的還是腎損害。不少生產性毒物對腎有毒性,尤以重金屬和鹵代烴最為突出。如汞、鉛、鉈、鎘、四氯化碳、氯仿、六氟丙烯、二氯乙烷、溴甲烷、溴乙烷、碘乙烷等。
    神經系統控制機體的活動功能,它也能被一定的化學物質所損害。長期接觸于一些有機溶劑引起疲勞,失眠,頭痛,惡心,更嚴重的將導致運動神經障礙,癱瘓,感覺神經障礙;神經末梢不起作用與接觸己烷、錳和鉛有關,導致腕垂病;接觸有機磷酸鹽化合物如對硫磷可能導致神經系統失去功能;另外接觸二硫化碳,可引起精神紊亂(精神病)。 接觸一定的化學物質可能對生殖系統產生影響,導致男性不育,懷孕婦女流產,如二溴化乙烯、苯、氯丁二烯、鉛、有機溶劑和二硫化碳等化學物質與男性工人不育有關,流產與接觸麻醉性氣體、戊二醛、氯丁二烯、鉛、有機溶劑、二硫化碳和氯乙烯等化學物質有關。
1.3.1 致癌
    長期接觸一定的化學物質可能引起細胞的無節制生長,形成癌性腫瘤。這些腫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觸這些物質以后許多年才表現出來,這一時期被稱為潛伏期,一般為4—40年。造成職業腫瘤的部位是變化多樣的,未必局限于接觸區域,如砷、石棉、鉻、鎳等物質可能導致肺癌;鼻腔癌和鼻竇癌是由鉻、鎳、木材、皮革粉塵等引起的;膀胱癌與接觸聯苯胺、萘胺、皮革粉塵等有關;皮膚癌與接觸砷、煤焦油和石油產品等有關;接觸氯乙烯單體可引起肝癌;接觸苯可引起再障。
1.3.7 致畸
    接觸化學物質可能對未出生胎兒造成危害,干擾胎兒的正常發育,在懷孕的前三個月,腦、心臟、胳膊和腿等重要器官正在發育,一些研究表明化學物質可能干擾正常的細胞分裂過程,如麻醉性氣體、水銀和有機溶劑,從而導致胎兒畸形。
1.3.8 致突變
    某些化學品對工人遺傳基因的影響可能導致后代發生異常,實驗結果表明80%—85%的致癌化學物質對后代有影響。
1.3.9 塵肺 
    塵肺是由于在肺的換氣區域發生了小塵粒的沉積以及肺組織對這些沉積物的反應,很難在早期發現肺的變化,當X射線檢查發現這些變化的時候病情已經較重了。塵肺病患者肺的換氣功能下降,在緊張活動時將發生呼吸短促癥狀,這種作用是不可逆的,能引起塵肺病的物質有石英晶體、石棉、滑石粉、煤粉和鈹。
    化學毒物引起的中毒往往是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害。如常見毒物鉛可引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血系統及腎臟損害;三硝基甲苯中毒可出現白內障、中毒性肝病、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等。同一種毒物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中毒其損害的器官及表現亦可有很大差別。例如,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為造血系統的損害。這在有毒化學品對機體的危害作用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此外,有毒化學品對機體的危害,尚取決于一系列因素和條件,如毒物本身的特性(化學結構、理化特性),毒物的劑量、濃度和作用時間,毒物的聯合作用,個體的敏感性等。總之,機體與有毒化學品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中毒后的表現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