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污很黄细致多肉小说_榴莲app下载网址进入i_巨胸美女扒开腿让我爽_8050午夜二级毛片全黄app

保險科技助力風險減量-巨災風險管理

轉載。

引言


今年七八月間,受臺風“杜蘇芮”“泰利”影響,我國暴雨區域集中,全國共出現7次暴雨過程,并造成嚴重損失。與此同時,保險企業的賠付也出現激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河北等16個受災地區保險報案26.6萬件,估損金額97.6億元。如何將科技手段應用于含自然巨災的保險,有效助力風險減量,是各地災情下頗受關注的議題。本期文章也將圍繞這個議題展開討論。

哪些險種會受到自然巨災的影響?

自然巨災是指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特別巨大的破壞損失,對區域或國家經濟社會產生嚴重影響的自然災害事件,主要包括:地震與海嘯、洪水等。

常見的險種中,含有自然巨災風險的險種主要有:企業財產保險、工程保險、機動車保險,農業保險。

企財險中,地震保障通常作為附加險承保,洪水和臺風在主條款中就是可以保障的。

工程險中,國內主條款一般承保地震、洪水和臺風責任。

至于車險,新的機動車示范產品的車損險主險保險責任增加了機動車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的保險責任,當然洪水也是保障的,河南洪水損失大部分為車險損失。

農業保險也是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三大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成本保險行業《示范條款》中,基本將所有可能發生的主要自然災害與意外事故都囊括進了保險責任中,保險責任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內澇、風災、雹災、凍災、旱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意外事故以及病蟲草鼠害等。

所以地震、洪水、臺風也是可以保障的。

除了傳統的險種含有地震、臺風、洪水的保障以外,近些年專門的定制的巨災保險也越來越流行,一般是以指數保險的方式進行,也會受到自然巨災的影響。通常是各級政府做的巨災指數保險,針對不同的自然巨災,比如地震、洪水、臺風設置一定的觸發標準,一旦達到,則會觸發賠付,至于是否有發生實際損失,則不一定。這樣有利于快速的理賠。

自然巨災相關保險為何需要進行風險減量?

(一)幅員遼闊,自然災害多且危害大

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我國地跨多個氣候帶,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高、災害類型多、災害后果嚴重,并且易發生巨災的區或分布著中國70%以上的城市、50% 以上的人口。災害一旦發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巨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呈逐漸上升趨勢。據民政部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年來,由于各種自然災害,直接導致我國經濟損失1000億多元,同時受災人口每年也多達2億多。2008年初的南方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5·12汶川地震更是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億元,69225人遇難,2010年玉樹地震,2698人遇難,倒塌房屋15000間。

今年8月以來,全國多地出現洪災和地震等災情。8月6日凌晨,山東德州市平原縣附近發生兩次地震,74處房屋倒塌,10人受傷;8月11日,西安市喂子坪村山洪泥石流災害已造成24人死亡、3人失聯;8月13日,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部分鎮出現龍卷風自然災害,造成2人死亡、15人受傷。

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以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國的資源、環境壓力加劇,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形勢更加復雜,災前風險減量工作的開展更加迫切。

(二)賠付成本抬高,擠壓保險公司盈利空間

瑞再研究院發布的sigma報告顯示,2022年,因自然災害導致的全球經濟損失約2750億美元,保險損失1250億美元,連續兩年超過1000億美元。同時,瑞再指出,2022年的自然災害損失狀況再次驗證過去30年巨災保險損失年均增長5%-7%的長期趨勢,預計這一趨勢仍將持續。

與此同時,風險損失持續攀升與保險偏好下降驅動再保險費率走強,這進一步加劇了保險公司的成本負擔,擠壓盈利空間。瑞士再保險指出,再保險費率2018年以來呈上升趨勢,且勢頭在2023年1月的續轉中有所強化。全球經風險調整后的無損失組合的財產巨災再保險費率上漲20%-50%,而有損失組合的再保險費率上漲幅度可達100%。

因此,面對日漸頻繁的自然災害和由此抬高的賠付成本,保險公司由單一事后理賠功能逐漸向事前風險管控、風險防范延伸,利用更加專業和先進的科技手段,主動開展被保標的風險管理,降低事故發生概率,減少賠付成本。

科技如何助力自然巨災風險減量

(一)災前:風險預警

隨著地理信息技術、衛星遙感和物聯網設備等技術的發展,目前的巨災風險預警工具也越來越完善和豐富,被保險公司日漸廣泛地應用于防災減損。

針對不同的災害類型,各險企“各出奇招”,推出有針對性的保險科技產品。

如針對臺風,中再巨災管理基于其建立的巨災模型,搭建臺風實時損失評估平臺,能夠實現臺風全生命周期追蹤,每日更新預警信息,并基于預測數據的風場和淹沒水深場,提供災害潛在損失面,以進行風險預警。浙商保險也有相似的自主研發的臺風風險損失預估系統,在臺風登陸前,對臺風路徑覆蓋機構發送可能發生財產損失的標的信息進行提前預警,有效指導一線風控人員有的放矢進行災前風勘。

針對暴雨洪災,陽光財險引入無人機查勘和 3D 建模技術,對暴雨天氣容易出險的邊坡、路基、基坑、涉水橋、便道以及沿線三者財產等區域進行了逐一拍照,并對線路中跨河大橋、跨鐵路線路等重要風險管控區域建立三維立體模型,通過影像資料對工程中的重要風險隱患進行提示,指導施工。

也有公司整合多種災情和多學科理論,建立綜合防災防損平臺,“一步到位”做好風險識別、評估與預警,提高風險防范效率。

如中國人壽財險自主建設的“安心防”智慧防災防損云平臺,融合保險學、計算機學、地理學、災害學、氣象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與技術,整合地理數據、風險數據和業務數據,可結合保險業務場景,提供數字化風險分析和風控服務,并可提供風險評估、經營熱圖、歷史災損、防災防損專家庫等功能,能夠實現保前精準風勘、保中防災防損、災前監測預警。

(二)災中:應急處置

面對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依托技術手段,快速進行查勘、救援和理賠等應急處理,能夠有效地幫助客戶更快恢復生產生活。

查勘救援方面,中國太保充分運用“乾坤鏡”“大災指揮平臺”查勘平臺、風險數據庫、保單風勘標簽等線上管理平臺以及“太愛勘”“智巡師”小程序等線上化系統,準確了解大災案件,掌握救援物資在時間、地點、數量、進度等維度的變化,以實時調撥救援力量幫助客戶排憂解難。另外,該公司還通過“云工兵”輔助系統繪制易澇點地圖,為客戶提供應急指南,切實提升數智化風險防控能力。

平安財險通過“大災應急服務平臺”實時監測各地區全險種報案量和大災理賠救援需求,統籌協調查勘、救援、理賠等資源。針對受災影響嚴重的區域,平安財險還為分支機構配備無人機、3D建模系統,通過衛星遙感技術,解決水災無法進入現場、損失數量多、面積大等痛點,實現快速查勘救援。

陽光財險則依托全能保移動端的風勘系統,內置風險評估模型,通過業務人員現場拍照和輸入相關數據因子,便可即時出具風險評估報告,為客戶多角度提供風險防控建議。

(三)災后:快速理賠,大災復盤

鑒于我國自然災害發生較為頻繁,大災后的復盤和整理其實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國保險業尚未建立一個真正完備的巨災風險數據庫。

在這方面,中再有所嘗試,其搭建的臺風實時損失評估平臺,能夠記錄歷史災害事件,基于損失評估結果快速地進行大災復盤,并結合風險暴露,量化大災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但就完備程度而言,我國目前的數據庫的建立和開發都還比較有限。值得借鑒的是瑞再,其依托于多年來收集的自然災害數據庫和對自然災害研究的豐富經驗,開發出CatNet系統,能夠輔助用戶對世界任何地點的巨災風險進行專業評估,例如地震災害分布、熱帶氣旋軌道、風暴、洪水、海嘯、冰雹和泥石流等,堪稱巨災界的“活點地圖”。

目前,我國巨災保險的風險減量服務初見成效,但還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科技手段不斷接入災前、災中、災后各個階段的各個環節,不斷提高救災減損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