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污很黄细致多肉小说_榴莲app下载网址进入i_巨胸美女扒开腿让我爽_8050午夜二级毛片全黄app

新鮮出爐!最高檢聚焦安全生產,發布4個指導案例!指導意義匯總,望周知!

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案例

       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二十五批指導性案例》,圍繞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這一主題。

        本文匯總以下4起案件的指導意見,分享給大家。全文請點擊“閱讀原文”。


1

余某某等人重大勞動安全事故       

重大責任事故案(檢例第94號)

2

宋某某等人重大責任事故案

(檢例第95號)                           

3

黃某某等人重大責任事故、

謊報安全事故案(檢例第96號)   

4

夏某某等人重大責任事故案          

(檢例第97號)                          



余某某等人重大勞動安全事故

重大責任事故案(檢例第94號)


指導意義

(一)準確適用重大責任事故罪與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

兩罪主體均為生產經營活動的從業者,法定最高刑均為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兩罪的差異主要在于行為特征不同,重大責任事故罪是行為人“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是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


實踐中,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原因如果僅為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或者僅為提供的安全生產設施或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罪名較易確定;如果事故發生系上述兩方面混合因素所致,兩罪則會出現競合,此時,應當根據相關涉案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具體行為來認定其罪名。


具體而言,對企業安全生產負有責任的人員,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應認定為重大責任事故罪;對企業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負有責任的人員,應認定為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同時包括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和提供安全生產設施或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為全面評價其行為,應認定為重大責任事故罪。

(二)準確界定不同責任人員和責任單位的罪名,依法追訴漏罪漏犯,向相關部門移交職務違法犯罪線索。

安全生產刑事案件,有的涉案人員較多,既有一線的直接責任人員,也有管理層的實際控制人,還有負責審批監管的國家工作人員;有的涉及罪名較廣,包括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玩忽職守罪、受賄罪、幫助毀滅證據罪等;除了自然人犯罪,有的還包括單位犯罪。


檢察機關辦案中,要注重深挖線索,準確界定相關人員責任,發現漏罪漏犯要及時追訴。對負有監管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涉嫌瀆職犯罪或者違紀違法的,及時將線索移交相關部門處理。

(三)充分發揮檢察建議作用,以辦案促安全生產治理。

安全生產事關企業健康發展,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社會和諧穩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檢察機關要認真貫徹落實,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在依法嚴厲打擊危害企業安全生產犯罪的同時,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安全生產方面的監管漏洞或怠于履行職責等問題,要積極主動作為,在充分了解有關部門職能范圍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發檢察建議,并持續跟蹤落實情況,引導企業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督促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實現以辦案促進治理,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宋某某等人重大責任事故案

(檢例第95號)


指導意義

(一)安全生產事故調查報告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應結合全案證據進行審查。

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相關部門作出的事故調查報告,與收集調取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相關證據材料一并移送給司法機關后,調查報告和這些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調查報告對事故原因、事故性質、責任認定、責任者處理等提出的具體意見和建議,是檢察機關辦案中是否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的重要參考,但不應直接作為定案的依據,檢察機關應結合全案證據進行審查,準確認定案件事實和涉案人員責任。


對于調查報告中未建議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偵查(調查)機關也未移送起訴的人員,檢察機關審查后認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要依法追訴。


對于調查報告建議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偵查(調查)機關移送起訴的涉案人員,檢察機關審查后認為證據不足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二)通過補充偵查完善證據體系,查清涉案人員的具體行為和責任大小。

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往往涉案人員較多,案發原因復雜,檢察機關應當根據案件特點,從案發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涉案人員崗位職責、履職過程、違反有關管理規定的具體表現和事故發生后的施救經過、違規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等方面進行審查,證據有欠缺的,應當通過自行偵查或退回補充偵查,補充完善證據,準確區分和認定各涉案人員的責任,做到不枉不縱。

(三)準確區分責任,注重多層次、多手段懲治相關涉案人員。

對涉案人員身份多樣的案件,要按照各涉案人員在事故中有無主觀過錯、違反了哪方面職責和規定、具體行為表現及對事故發生所起的作用等,確定其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對于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涉案人員,相關部門也未進行處理的,發現需要追究黨政紀責任,禁止其從事相關行業,或者應對其作出行政處罰的,要及時向有關部門移送線索,提出意見和建議。確保多層次的追責方式能起到懲戒犯罪、預防再犯、促進安全生產的作用。




黃某某等人重大責任事故、

謊報安全事故案(檢例第96號)


指導意義

(一)準確認定謊報安全事故罪。

一是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是指對安全事故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一般為發生安全事故的單位中負有組織、指揮或者管理職責的負責人、管理人員、實際控制人、投資人以及其他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包括沒有法定或者職務要求報告義務的普通工人。


二是認定本罪,應重點審查謊報事故的行為與貽誤事故搶救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只有謊報事故的行為造成貽誤事故搶救的后果,即造成事故后果擴大或致使不能及時有效開展事故搶救,才可能構成本罪。如果事故已經完成搶救,或者沒有搶救時機(危害結果不可能加重或擴大),則不構成本罪。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同時又構成謊報安全事故罪的,應當數罪并罰。

(二)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提升法律監督實效。

檢察機關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原國務院法制辦等八部門《關于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以及應急管理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定的《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依照本地有關細化規定,加強相關執法司法信息交流、規范案件移送、加強法律監督。


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檢察機關可通過查閱案件資料、參與案件會商等方式及時了解案情,從案件定性、證據收集、法律適用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發現涉嫌犯罪的要及時建議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向公安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移送線索,著力解決安全生產事故有案不移、以罰代刑、有案不立等問題,形成查處和治理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合力。

(三)重視被害人權益保障,化解社會矛盾。

一些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影響范圍廣泛,被害人人數眾多,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交織。


檢察機關辦案中應高度重視維護被害人合法權益,注重聽取被害人意見,全面掌握被害人訴求。


要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配合,督促事故單位盡早賠償被害人損失,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確保實現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四)安全生產事故涉及生態環境污染的,刑事檢察部門要和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加強協作配合,減少公共利益損害。

化工等領域的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生態環境污染破壞的,刑事檢察部門和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要加強溝通,探索“一案雙查”,提高效率,及時通報情況、移送線索,需要進行公益損害鑒定的,及時引導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進行鑒定。


要積極與行政機關磋商,協同追究事故企業刑事、民事、生態損害賠償責任。推動建立健全刑事制裁、民事賠償和生態補償有機銜接的生態環境修復責任制度。


依托辦理安全生產領域刑事案件,同步辦好所涉及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積極穩妥推進安全生產等新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夏某某等人重大責任事故案

(檢例第97號)


指導意義

(一)準確適用交通肇事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

兩罪均屬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前罪違反的是“交通運輸法規”,后罪違反的是“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


一般情況下,在航道、公路等公共交通領域,違反交通運輸法規駕駛機動車輛或者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其他重大財產損失,構成犯罪的,應認定為交通肇事罪;在停車場、修理廠、進行農耕生產的田地等非公共交通領域,駕駛機動車輛或者其他交通工具,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構成犯罪的,應區分情況,分別認定為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等罪名。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從事營運活動的交通運輸組織來說,航道、公路既是公共交通領域,也是其生產經營場所,“交通運輸法規”同時亦屬交通運輸組織的“安全管理的規定”,交通運輸活動的負責人、投資人、駕駛人員等違反有關規定導致在航道、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可能同時觸犯交通肇事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


鑒于兩罪前兩檔法定刑均為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有因逃逸致人死亡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第三檔法定刑),要綜合考慮行為人對交通運輸活動是否負有安全管理職責、對事故發生是否負有直接責任、所實施行為違反的主要是交通運輸法規還是其他安全管理的法規等,準確選擇適用罪名。


具有營運性質的交通運輸活動中,行為人既違反交通運輸法規,也違反其他安全管理規定(如未取得安全許可證、經營資質、不配備安全設施等),發生重大事故的,由于該類運輸活動主要是一種生產經營活動,并非單純的交通運輸行為,為全面準確評價行為人的行為,一般可按照重大責任事故罪認定。交通運輸活動的負責人、投資人等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人員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造成重大事故發生,應認定為重大責任事故罪;駕駛人員等一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法規造成事故發生的,應認定為交通肇事罪。

(二)準確界定因果關系,依法認定投資人、實際控制人等涉案人員及相關行政監管人員的刑事責任。

危害生產安全案件往往多因一果,涉案人員較多,既有直接從事生產、作業的人員,又有投資人、實際控制人等,還可能涉及相關負有監管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


投資人、實際控制人等一般并非現場作業人員,確定其行為與事故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是個難點。如果投資人、實際控制人等實施了未取得經營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未制定安全生產管理規定或規章制度、不提供安全生產條件和必要設施等不履行安全監管職責的行為,在此情況下進行生產、作業,導致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不論事故發生是否介入第三人違規行為或者其他因素,均不影響認定其行為與事故后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對發案單位的生產、作業負有安全監管、查處等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致使發案單位違規生產、作業或者危險狀態下生產、作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其行為也是造成危害結果發生的重要原因,應以瀆職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