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事故問責既不是“盡職免責”也不是“株連九族”,而是“盡職減責”。
安全員被判刑入獄,這到底合理嗎?
這些年出了安全事故后,基本上安全員都難辭其咎,都逃不掉被追責的后果。輕則罵幾句,關幾天,重則判個三五年。反正肯定是你沒做好安全工作所以才會出事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安全員也有很多難言之隱,有口難言,很多人也認為這是在背鍋,承擔了本不屬于自己的責任,究竟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01 安全員被判刑合法但不合理 但目前的國內生產作業大環境來說,這不合理。為什么說不合理,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02 安全員的能力水平達不到。 讓安全員承擔了這么大的職責,然而現實卻并沒有一個滿足能力的安全員的人才隊伍,沒有精兵強將,卻要求別人去打硬仗惡戰,這要求顯然是有點過分了。 現在的注冊安全工程師總人數也就二三十萬,真正從業的也就10來萬,拿到注安證還在從事安全員崗位的恐怕更是少之又少把,但凡考過的學過的都會知道安全員的高風險性,都會想方設法的“叛逃”,讓自己不要有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 安全員是個很渺小而又重要的崗位,講真,就算拿到注安證書恐怕說完全勝任都很勉強。并且稍微看清楚點形勢,有專業能力的人都不會想讓自己身處危墻之下,這也就會讓安全員的崗位都是些不具備能力的在擔任,安全員的水平本身就不夠,這樣無異于是將其置于火上烤。 說點身邊的例子。我們公司的安全員沒有一個是正兒八經干安全工作出身的,又從鍋爐房轉過來的,有畢業退伍安置的,有大學八竿子打不著專業新工作的菜鳥,當然還有本人,是從基層一線崗位“提拔”的。總體來說,就是沒有一個正在具備安全管理的能力,都是半路出家,都是一些路子,根本就不知道安全工作有些什么固定套路。并且,大家都不見得熱愛安全工作,安全員這個崗位也不是什么香餑餑,之所以在如履薄冰也是迫于無奈,沒有更好的出路。 不得不承認,作為安全員,咱確實能力不夠,達不到要求。但這個可以靠我們自身的努力去改變,取提升自己的能力,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還是不要再有抱怨。 如果說水平能力可以提升,那另一個原因恐怕就是無能力為例。 03 安全員沒錢沒人沒權 安全員沒錢。工資低這個自然是不用多說,另一個就是安全員做不了用錢的決定呀,安全經費你動得了嗎,平常的安全投入你可以要求保證嗎?有很多事故都是因為使用設備故障導致的,后者直接就是設備已經被淘汰了,這些都是需要錢投入的。開著一臺幾十年的老爺車上路,想要車輛不出事故,這太難了。 安全員沒人。大部分安全事故因為人員的違章操作導致的,也就是說是操作人員及技能不行,培訓不到位。那問題來了,安全員有能培訓不合格,操作技能不達標的員工辭退嗎?真是異想天開,這都是人力資源部說了算,背后還有各位領導安排的眾多關系戶。你個小小的安全員想讓別人人走,開什么玩笑,你還真把自己當根蔥了。 安全員沒權。這個提了都是淚,在老大口里,安全最重要,跟安全有關的都是第一位,一切都要保證,安全員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你說不能干就不能干,你說停工就停工,你要是覺得有重大隱患馬上都可以把廠子都給關了。然而實際上,只有員工會忌憚你的罰單把你對你言聽計從。你要想否定施工方案,要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辦,采取完備的安全技術措施,否則就不能作業,你看會不會有人理你。搞來搞去,也就可以約束下一線員工,“欺負”一下他們,那些王公貴族哪個你都惹不起。所以你會明白,最好你的"本分”安全工作就好,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 這個是說不完的話題,相信很多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只是這種判罰會造成什么樣的局面呢。當然是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也就更加不想進來,造成從業人員水平持續的低下,然后又這樣惡性循環。 企業的五大主體責任清單 ?:做的不好?發生了事故,輕則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重則面臨牢獄之災。 近期看到了幾起有關安監人的事件。 ?事件1:前段時間,一些省市高速公路上危化品車輛被追尾或者碰撞出交通事故的,一些安監人員被問責甚至判刑(這類案例很多,在這里不贅述了);還有前進幾年,重慶綦江26名安監干部因責任與待遇不匹配,欲集體辭職的案例(具體情況不詳述了,可上網搜索); 當然,我們這樣說,也要有證據支撐,《新安法》“第三十六條 第二款,明確寫出“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你看,也是白紙黑字,安監等相關部門的職責是對隱患的督辦和督促,不是查找隱患的主體,是監督和督辦的主體。 大家覺得一出事故,必然是因為安全隱患未排查整治到位,安全隱患未排查整治到位,必然是因為安監人員監管不到位。這個類似平常吃飯總會有人買單一樣,不管大家當時推杯換盞、多么嗨皮地稱兄道弟,最后總有一個人要買單。何況這個是事故奏起了離席的哀樂。不出事故之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故以后,就是你逃我逃大家逃,一個比一個推得更干凈! 2、“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的局限性。 (一)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二)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三)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和評估,督促落實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五)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六)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 (七)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可以設置專職安全生產分管負責人,協助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當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三不”即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現象。不想管,就是個別人員自身安全意識薄弱,對安全管理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在日常安全工作中忽視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和檢查,對本部門(團隊)的安全工作應付了事;不敢管,是指在安全管理過程中遇到一點阻力、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或干擾,就存在礙于情面或畏難情緒,對安全生產出現的問題不敢管;不會管,是指安全管理人員業務不到位,情況不熟悉,即使想管還是看不出問題,不知道怎樣管,不知道如何下手。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的后果就是科研生產和試驗現場出現違章作業、冒險作業、事故險兆、事故隱患,安全生產秩序混亂,最終可能釀成事故或惡性后果。事故一旦發生,按“四不放過原則”倒查追責,有關人員必然成了被追責處理的對象。因此,從事安全生產的各級人員,必須要打得開情面,必須要亮劍的精神,做到肯管、敢管、會管和善管,用主動和負責任的勇氣和行動去防范一切事故的發生。 其次,要減責,要堅持原則,做好本職工作。 要免責,必須要全力做好本職工作。具體講就是要做到“六個該”,即“該匯的報、該開的會、該發的文、該查的事、該履行的程序、該記錄的文字”,這個是減責的基礎。該匯的報,各級安全生產責任人要及時主動地將問題或隱患要向上級匯報,解決不了的問題和隱患要向更高一級職能部門和領導匯報。該開的會、該發的文,原則上就是要把上級開會或發文的工作和要求及時、詳細、逐層傳達分解布置下去。該查的事,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自查到位,二是相互督查到位。該履行的程序,也應引起足夠重視,各級安全檢查常會出現三種問題:一是重檢查輕處罰,而現在我們要求的是自查不罰、檢查必罰,否則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二是重事件輕管理,就事論事,將安全生產管理弱化虛化,忽略了制度與人的作用,在安全管理深層次原因方面查找力度不夠;三是粗放缺精細,大而化之,沒有對必須和重點檢查的內容認真逐項檢查,檢查形式多于實質。要做到盡職,就要求每次檢查巡查時,應始終堅持以督促責任主體安全職責履行到位情況為核心,根據我們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各項規定確定必須檢查的對象和還需要重點針對性檢查的項目,照單點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逐一檢查到位,對查出的問題要拉條掛帳直至完全解決。該履行的程序,就是檢查后要完善相應程序,該處罰的要執行,該整改的要下達整改指令,該往上級報批的要報批。該記錄的文字,也就是安全工作的“痕跡化”管理,對安全管理活動的過程、結果、糾正預防措施、處置情況以及效果等做到翔實記載,做到有據可查,尤其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更要堅持記錄,在事故管理中有一條理念“事故也是一種資源”,事故隱患排查出的問題對安全生產也是一種寶貴資源,它能告訴我們安全生產、預防事故中更應關注、重點管控的對象在哪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糾正預防或治理的技術和手段是什么,因此認真記錄好安全生產活動的每一項內容,可以促使我們在科研生產中正確及時處置、預防、完善一切處于不安全狀態中的人、物、環境及管理狀態,防范事故發生。 第三、要減責,必須確保不出大事。 確保不出大事是免責的必要條件。我們國家的安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一種中國特色的安全,事出大了,影響壞了,必須有人來承擔事故的責任。所以,要想減責,千萬不能在安全生產中出大事。要做到不出大事,靠的是要有如履薄冰、警鐘長鳴的安全危機意識,要有不斷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頻次、力度和實際效果,要有不斷強化全體職工安全意識的行動,要有把握和管控好重點危險源和安全管理重點的能力,用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隱患,化解危機,排除險兆,方可最大限度保證不出大事,而履職盡責則是保護自己、在出安全事故后免責或是減責的無二選擇。 第四、要減責,應留下安全生產工作的痕跡。 進行日常安全教育、督促、檢查、整改、治理等工作,痕跡化管理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如做好檢查過程和整改閉環工作的記錄,形成規范、完整的痕跡化記錄;如檢查后要求雙方或三方要簽字確認,整改閉環情況的回查記錄、職工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記錄、安全工作部屬記錄等。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追責、查責很大程度上要依托書面記錄和材料,所以,安全工作的痕跡化記錄工作非常重要。當我們達到了檢查頻次的要求,執行了檢查計劃,同時,每次檢查都有詳細、真實、完整、規范的記載,檢查了哪些地方,檢查了哪些內容,檢查出了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哪些要求,下達了什么整改指令,記錄材料是可以佐證各級責任人安全管理履職情況的。 第五,要減責,落實主體責任是關鍵。 盡職減責與落實責任主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很簡單,只有落實責任主體落實到位、實現本質安全不出事了,方不會被追責,各級安全管理人員是督促各級組織的履行責任主體。 目前安全生產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主體責任落實還需進一步加強,有些企業安全管理基礎薄弱、安全管理水平偏低、安全生產職責不清、執行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客觀存在。因此,要在落實生產安全主體責任中的具體工作方法、模式、制度方面不斷創新。落實生產安全主體責任是一項全方位、成體系的工作,建立機構、配備人員、建立落實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強化安全生產現場檢查、開展應急救援保障等有大量工作要做,我們要落實生產安全主體責任,還需在多方面很下功夫,探索一些工作方法、模式、制度,走精細化管理、卓越管理之路,確保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得到落實。 第六、要減責,就得切實發揮好全員的作用。 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全員參與、全員行動是安全生產的前提與基礎,才能有效預防安全事故,將傷害事故的可能性降為最低。海因里希法則告訴我們,抓安全,事前比事后重要,員工比領導重要,因為確保安全的前提是要重視海量事件。當前,安全工作成了各級政府和單位的“天字號工程”,生怕出一點大事,常見的大小會上,從上而下,一級級的領導和下級簽定安全責任書,幾乎每個層級的“一把手”都是安全責任第一人,安全之弦繃得很緊,在安全生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要想不出事故、不被問責,其根本還在于通過領導的重視并帶領全體員工對安全的重視與行動,其落腳點在于切實發揮全體員工的作用。 安全管理是一種風險管理,覆蓋到生產工作的所有環節,涉及到每個崗位和每個員工,安全與其說是領導的事,不如說是全體員工的事,因為風險點在哪里,危險源在哪里,不是領導說了算,而是靠一線員工在具體工作中辨識、發現、控制和消除的。因此我們要做的關鍵,一是通過制度建立、專業培訓和培養職工的職業精神,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風險辨識能力與水平;二是領導充分發揮好引導、管理、示范和帶頭作用,帶領全體員工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換目標,形成職工在安全生產中自覺和主動;三是培養形成職工的良好行為習慣和應急處置、避險脫險能力,促使職工對“三違”等不良的行為、對事故隱患或險兆、對身邊存在的危險“敏感”,做到“四不傷害”,促使員工主動糾正、消除或脫離上述危害安全生產的因素行為自覺和習慣。 生產安全事故問責既不是“盡職免責”也不是“株連九族”,而是“盡職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