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縣天舒煤礦二號風井“7?27”水害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2005年7月27日9時,溆浦縣天舒煤礦發生一起水害重大事故,死亡3人,直接經濟損失61.90萬元。
一、天舒煤礦概況
天舒煤礦地處溆浦縣舒溶溪鄉境內,1993年10月由舒溶溪鄉鄉鎮企業工作站與溆浦縣瀘峰鎮居民鄭某聯合開辦,屬鄉鎮集體企業,省批準保留井。2004年4月,該礦由省第一工業設計研究院進行初步設計,懷化市煤炭行業管理辦公室批復,并由常德監察分局對其建設工程安全設施設計進行批復。初步設計中確定初期和后期兩個風井,分別稱之為一號風井和二號風井。該礦從2004年11月起,由漣源縣人邱某承包經營,法人代表為鄭某,礦長賀某。取得了采礦許可證,但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
井田內斷層、褶曲比較發育。水文地質條件屬復雜類型。煤系上覆地層棲霞-茅口組灰巖、下伏地層石炭統壺天群灰巖和黔陽組石英砂巖為主要含水層。黔陽組石英砂巖節理裂隙較發育,含裂隙承壓水,是礦井的主要充水因素。礦井涌水量一般為210m3/h,最大涌水量340 m3/h。
事故發生時礦井設計的一號風井(初期)因地方糾紛尚未投入使用,也未形成正規采煤工作面,也未投入生產。
二、事故地點概況
事故發生于二號風井之副斜井臨時水倉掘進工作面,突水點在二號風井之主斜井掘進工作面。
二號風井是天舒煤礦法人代表鄭某在未經有關部門批準變更設計和礦井承包人邱某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決定布置的。在布置二號風井時,鄭某考慮到地方矛盾糾紛,有意將二號風井改作天舒煤礦主要生產井,同時為解決通風,便決定將二號風井布置成一對井,分別稱之為二號風井的主斜井和副斜井。并將該建設工程按1500元/m承包給舒某施工。
二號風井于2004年12月開工。到發生事故時止,主、副斜井已分別掘進312m和294m,兩井平行法線距離23m,共計劃施工1120m,落底至+100m標高。兩井之間在+299.7m和+224m標高分別掘有聯絡平巷。發生事故時,副斜井當頭已暫停施工,正在其附近施工臨時水倉。該水倉已開掘斜巷6m,平巷12m。主斜井施工至80m時,曾發生過一次小型透水(裂隙水),透水量約10m3,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前,工作面涌水量比較小,涌水采用臨時水倉分段排至地面。
二號風井在天舒煤礦初步設計中未作系統設計,其位置也非初步設計位置,與原設計風井位置偏離了650m。在施工中也未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僅編制簡易的掘進作業規程。
三、事故發生經過
2005年7月27日凌晨2時,主、副斜井各3名施工人員下井,打鉆作業。8時許,主斜井頓某等3人打好28個炮眼,打信號鈴通知放炮員李某下井放炮。8時30分,李某下井裝填炸藥,主、副斜井所有作業人員全部撤離到第二聯絡平巷,放第一炮(掏槽炮),此后主斜井有2人先后出井。8時40分,放第二次炮,張某等3人進入副斜井臨時水倉繼續作業。李某檢查確認工作面沒有殘炮后,便出井,留下頓某收放炮母線。9時許,當頓某從工作面收線到第二聯絡眼時,主斜井垱頭突然穿水(技術鑒定透水量300m3)。頓某頓未來得及回頭就被突然而至的激流推倒,緊接著被水沖到了副斜井。頓某情急中抓到了一根壓風管,便抓著壓風管爬出水面,然后從副斜井出井報告。而在副斜井臨時水倉作業的張某等3人還沒來得及撤退,就被水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