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輸油公司黃島油庫“8.12”特大火災事故分析
1989年8月12日9時55分,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管道局勝利輸油公司黃島油庫老罐區,2.3萬立方米原油儲量的 5號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燒104小時,燒掉原油4萬多立方米,占地250畝的老罐區和生產區的設施全部燒毀,這起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3540萬元。在滅火搶險中,10輛消防車被燒毀,19人犧牲,100多人受傷。其中公安消防人員犧牲 14人,負傷 85 人。
一、基本情況
??? 黃島油庫區始建于1973年,勝利油田開采出的原油經東(營)黃(島)長管輸線輸送到黃島油庫后,由青島港務局油碼頭裝船運往各地。黃島油庫原油儲存能力76萬立方米,成品油儲存能力約6萬立方米,是我國三大海港輸油專用碼頭之一。
二、事故經過?
??? 8月12日9時55分,2.3萬立方米原油儲量的5號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時35分,青島地區西北風,風力增至4級以上,幾百米高的火焰向東南方向傾斜。燃燒了4個多小時,5號罐里的原油隨著輕油餾份的蒸發燃燒,形成速度大約每小時1.5米、溫度為150~300度的熱波向油層下部傳遞。當熱波傳至油罐底部的水層時,罐底部的積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滅火時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噴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時左右,噴濺的油火點燃了位于東甫方向相距5號油罐37米處的另一座相同結構的4號油罐頂部的泄漏油氣層,引起爆炸。炸飛的4號罐頂混凝土碎塊將相鄰30米處的1號、2號和3號金屬油罐頂部震裂,造成油氣外漏。約1分鐘后,5號罐噴濺的油火又先后點燃了3號、2號和1號油罐的外漏油氣,引起爆燃,整個老罐區陷入一片火海。
??? 失控的外溢原油象火山噴發出的巖漿,在地面上四處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過5號罐北側1米高的矮墻,進入儲油規模為30萬立方米全套引進日本工藝裝備的新罐區的1號、2號、6號浮頂式金屬罐的四周。烈焰和濃煙燒黑3罐壁,其中2號罐壁隔熱鋼板很快被燒紅。另一部分油火沿著地下管溝流淌,匯同輸油管網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網。還有一部分油火向北,從生產區的消防泵房一直燒到車庫、化驗室和鍋爐房,向東從變電站一直引燒到裝船泵房、計量站、加熱爐。火海席卷著整個生產區,東路、北路的兩路油火匯合成一路,燒過油庫l號大門,沿著新港公路向位于低處的黃島油港燒去。大火殃及青島化工進出口黃島分公司、航務二公司四處、黃島商檢局、管道局倉庫和建港指揮部倉庫等單位。
??? 18時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著地面管溝、低洼路面流入膠州灣。大約600噸油水在膠州灣海面形成幾條十幾海里長,幾百米寬的污染帶,造成膠州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海洋污染。
三、搶險救災
??? 事故發生后,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全力投入搶險滅火的戰斗。在大火迅速蔓延的關鍵時刻,黨中央和國務院對這起震驚全國的特大惡性事故給予了極大關注。江澤民總書記先后三次打電話向青島市人民政府詢問災情。李鵬總理于13日11時乘飛機趕赴青島,親臨火災現場視察指導救災。
??? 李鵬總理指出:“要千方百計把火情控制住,一定要防止大火蔓延,確保整個油港的安全。” 山東省和青島市的負責同志及時趕赴火場進行了正確的指揮。青島市全力投入滅火戰斗,黨政軍民一萬余人全力以赴搶險救災,山東省各地市、勝利油田、齊魯石化公司的公安消防部門,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及部分企業消防隊,共出動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車147輛。黃島區組織了幾千人的搶救突擊隊,出動各種船只10艘。在國務院的統一組織下,全國各地緊急調運了lgn噸泡沫滅火液及干粉。北海艦隊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飛機、直升飛機參與滅火,搶運傷員。
??? 經過5天5夜浴血奮戰,13日11時火勢得到控制,14日19時大火撲滅,16日18時油區內的殘火、地溝暗火全部熄滅,黃島滅火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在與火魔搏斗中,滅火人員團結戰斗,勇往直前,經受住濃煙烈火的考驗,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他們用生命和鮮血保衛著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和滿腔的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四、事故原因及分析
??? 黃島油庫特大火災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屬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對地雷擊產生感應火花而引爆油氣。事故發生后,4號、5號兩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燒塌,l號、2號、3號拱頂金屬油罐燒塌,給現場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帶來很大困難。在排除人為破壞、明火作業、靜電引爆等因素和實測避雷針接地良好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的氣象情況和有關人員的證詞(當時,青島地區為雷雨天氣),經過深入調查和科學論證,事故原因的焦點集中在雷擊的形式上。
??? 混凝土油罐遭受雷擊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種:一是球雷雷擊;二是直擊避雷針感應電壓產生火花;三是雷電直接燃爆油氣;四是空中雷放電引起感應電壓產生火花;五是繞擊雷直擊;六是罐區周圍對地雷擊感應電壓產生火花。
??? 經過對以上雷擊形式的勘察取證、綜合分析,5號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四種雷擊形式;第5種雷擊形成可能性極小,理由是:繞擊雷繞擊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繞擊雷的特征是小雷繞去,避雷針越高繞擊的可能性越大。當時青島地區的雷電強度屬中等強度,5號罐的避雷針高度為30米,屬較低的,故繞擊的可能性不大;經現場發掘和清查,罐體上未找到雷擊痕跡。因此繞擊雷也可以排除。事故原因極大可能是由于該庫區遭受對地雷擊產生感應火花而引爆油氣。
??? 根據是:
??? (1)8月12日9時55分左右,有6人從不同地點目擊,5號油罐起火前,在該區域有對地雷擊。
??? (2)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測得,當時該地區曾有過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電流104安培。
??? (3)5號油罐的罐體結構及罐頂設施隨著使用年限的延長,預制板裂縫和保護層脫落,使鋼筋外露。罐頂部防感應雷屏蔽網連接處均用鐵卡壓固。油品取樣孔采用九層鐵絲網覆蓋。5號罐體中鋼筋及金屬部件的電氣連接不可靠的地方頗多,均有因感應電壓而產生火花放電的可能性。
??? (4)根據電氣原理,50~60米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應,可使電氣設施100~200毫米的間隙放電。從5號油罐的金屬間隙看,在周圍幾百米內有對地的雷擊時,只要有幾百伏的感應電壓就可以產生火花放電。
??? (5)5號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時起到9時55分起火時,一直在進油,共輸入1.5萬立方米原油。與此同時,必然向罐頂周圍排放同等體積的油氣,使罐外頂部形成一層達到爆炸極限范圍的油氣層。
??? 此外,根據油氣分層原理,罐內大部分空間的油氣雖處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氣分布不均勻,通氣孔及罐體裂縫處的油氣濃度較低,仍處于爆炸極限范圍。
???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外,要從更深層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防患于未然。?
??? 1.黃島油庫區儲油規模過大,生產布局不合理。黃島面積僅5.33平方公里,卻有黃島油庫和青島港務局油港兩家油庫區分布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早在1975年就形成了34.1萬立方米的儲油規模。但1983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后下達指標和投資,使黃島儲油規模達到出事前的76萬立方米,從而形成油庫區相連、罐群密集的布局。黃島油庫老罐區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輸油生產區建在近鄰的山腳下。這種設計只考慮利用自然高度差輸油節省電力,而忽視了消防安全要求,影響對油罐的觀察巡視。而且一旦發生爆炸火災,首先殃及生產區,必遭滅頂之災。這不僅給黃島油庫區的自身安全留下長期隱患,還對膠州灣的安全構成了永久性的威脅。?
???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黃島油庫4號、5號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當時我國缺乏鋼材,是在戰備思想指導下,邊設計、邊施工、邊投產的產物。這種混凝土油罐內部鋼筋錯綜復雜,透光孔、油氣呼吸孔、消防管線等金屬部件布滿罐頂。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護層脫落,鋼筋外露,在鋼筋的捆綁處,間斷處易受雷電感應,極易產生放電火花;如遇周圍油氣在爆炸極限內,則會引起爆炸。混凝土油罐體極不嚴密,隨著使用年限的延長,罐頂預制拱板產生裂縫,形成縱橫交錯的油氣外泄孔隙。混凝土油罐多為常壓油罐,罐頂因受承壓能力的限制,需設通氣孔泄壓,通氣孔直通大氣,在罐頂周圍經常散發油氣,形成油氣層,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因素。?
??? 3.混凝土油罐只重儲油功能,大多數因陋就簡,忽視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設計,安全系數低,極易遭雷擊。1985年7月15日,黃島油庫4號混凝土油罐遭雷擊起火后,為了吸取教訓,分別在4號、5號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米高的避雷什,罐頂部裝設了防感應雷屏蔽網,因油罐正處在使用狀態,網格連接處無法進行焊接,均用鐵卡壓接。這次勘察發現,
一、基本情況
??? 黃島油庫區始建于1973年,勝利油田開采出的原油經東(營)黃(島)長管輸線輸送到黃島油庫后,由青島港務局油碼頭裝船運往各地。黃島油庫原油儲存能力76萬立方米,成品油儲存能力約6萬立方米,是我國三大海港輸油專用碼頭之一。
二、事故經過?
??? 8月12日9時55分,2.3萬立方米原油儲量的5號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時35分,青島地區西北風,風力增至4級以上,幾百米高的火焰向東南方向傾斜。燃燒了4個多小時,5號罐里的原油隨著輕油餾份的蒸發燃燒,形成速度大約每小時1.5米、溫度為150~300度的熱波向油層下部傳遞。當熱波傳至油罐底部的水層時,罐底部的積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滅火時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噴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時左右,噴濺的油火點燃了位于東甫方向相距5號油罐37米處的另一座相同結構的4號油罐頂部的泄漏油氣層,引起爆炸。炸飛的4號罐頂混凝土碎塊將相鄰30米處的1號、2號和3號金屬油罐頂部震裂,造成油氣外漏。約1分鐘后,5號罐噴濺的油火又先后點燃了3號、2號和1號油罐的外漏油氣,引起爆燃,整個老罐區陷入一片火海。
??? 失控的外溢原油象火山噴發出的巖漿,在地面上四處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過5號罐北側1米高的矮墻,進入儲油規模為30萬立方米全套引進日本工藝裝備的新罐區的1號、2號、6號浮頂式金屬罐的四周。烈焰和濃煙燒黑3罐壁,其中2號罐壁隔熱鋼板很快被燒紅。另一部分油火沿著地下管溝流淌,匯同輸油管網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網。還有一部分油火向北,從生產區的消防泵房一直燒到車庫、化驗室和鍋爐房,向東從變電站一直引燒到裝船泵房、計量站、加熱爐。火海席卷著整個生產區,東路、北路的兩路油火匯合成一路,燒過油庫l號大門,沿著新港公路向位于低處的黃島油港燒去。大火殃及青島化工進出口黃島分公司、航務二公司四處、黃島商檢局、管道局倉庫和建港指揮部倉庫等單位。
??? 18時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著地面管溝、低洼路面流入膠州灣。大約600噸油水在膠州灣海面形成幾條十幾海里長,幾百米寬的污染帶,造成膠州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海洋污染。
三、搶險救災
??? 事故發生后,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全力投入搶險滅火的戰斗。在大火迅速蔓延的關鍵時刻,黨中央和國務院對這起震驚全國的特大惡性事故給予了極大關注。江澤民總書記先后三次打電話向青島市人民政府詢問災情。李鵬總理于13日11時乘飛機趕赴青島,親臨火災現場視察指導救災。
??? 李鵬總理指出:“要千方百計把火情控制住,一定要防止大火蔓延,確保整個油港的安全。” 山東省和青島市的負責同志及時趕赴火場進行了正確的指揮。青島市全力投入滅火戰斗,黨政軍民一萬余人全力以赴搶險救災,山東省各地市、勝利油田、齊魯石化公司的公安消防部門,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及部分企業消防隊,共出動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車147輛。黃島區組織了幾千人的搶救突擊隊,出動各種船只10艘。在國務院的統一組織下,全國各地緊急調運了lgn噸泡沫滅火液及干粉。北海艦隊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飛機、直升飛機參與滅火,搶運傷員。
??? 經過5天5夜浴血奮戰,13日11時火勢得到控制,14日19時大火撲滅,16日18時油區內的殘火、地溝暗火全部熄滅,黃島滅火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在與火魔搏斗中,滅火人員團結戰斗,勇往直前,經受住濃煙烈火的考驗,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他們用生命和鮮血保衛著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和滿腔的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四、事故原因及分析
??? 黃島油庫特大火災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屬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對地雷擊產生感應火花而引爆油氣。事故發生后,4號、5號兩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燒塌,l號、2號、3號拱頂金屬油罐燒塌,給現場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帶來很大困難。在排除人為破壞、明火作業、靜電引爆等因素和實測避雷針接地良好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的氣象情況和有關人員的證詞(當時,青島地區為雷雨天氣),經過深入調查和科學論證,事故原因的焦點集中在雷擊的形式上。
??? 混凝土油罐遭受雷擊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種:一是球雷雷擊;二是直擊避雷針感應電壓產生火花;三是雷電直接燃爆油氣;四是空中雷放電引起感應電壓產生火花;五是繞擊雷直擊;六是罐區周圍對地雷擊感應電壓產生火花。
??? 經過對以上雷擊形式的勘察取證、綜合分析,5號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四種雷擊形式;第5種雷擊形成可能性極小,理由是:繞擊雷繞擊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繞擊雷的特征是小雷繞去,避雷針越高繞擊的可能性越大。當時青島地區的雷電強度屬中等強度,5號罐的避雷針高度為30米,屬較低的,故繞擊的可能性不大;經現場發掘和清查,罐體上未找到雷擊痕跡。因此繞擊雷也可以排除。事故原因極大可能是由于該庫區遭受對地雷擊產生感應火花而引爆油氣。
??? 根據是:
??? (1)8月12日9時55分左右,有6人從不同地點目擊,5號油罐起火前,在該區域有對地雷擊。
??? (2)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測得,當時該地區曾有過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電流104安培。
??? (3)5號油罐的罐體結構及罐頂設施隨著使用年限的延長,預制板裂縫和保護層脫落,使鋼筋外露。罐頂部防感應雷屏蔽網連接處均用鐵卡壓固。油品取樣孔采用九層鐵絲網覆蓋。5號罐體中鋼筋及金屬部件的電氣連接不可靠的地方頗多,均有因感應電壓而產生火花放電的可能性。
??? (4)根據電氣原理,50~60米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應,可使電氣設施100~200毫米的間隙放電。從5號油罐的金屬間隙看,在周圍幾百米內有對地的雷擊時,只要有幾百伏的感應電壓就可以產生火花放電。
??? (5)5號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時起到9時55分起火時,一直在進油,共輸入1.5萬立方米原油。與此同時,必然向罐頂周圍排放同等體積的油氣,使罐外頂部形成一層達到爆炸極限范圍的油氣層。
??? 此外,根據油氣分層原理,罐內大部分空間的油氣雖處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氣分布不均勻,通氣孔及罐體裂縫處的油氣濃度較低,仍處于爆炸極限范圍。
???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外,要從更深層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防患于未然。?
??? 1.黃島油庫區儲油規模過大,生產布局不合理。黃島面積僅5.33平方公里,卻有黃島油庫和青島港務局油港兩家油庫區分布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早在1975年就形成了34.1萬立方米的儲油規模。但1983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先后下達指標和投資,使黃島儲油規模達到出事前的76萬立方米,從而形成油庫區相連、罐群密集的布局。黃島油庫老罐區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輸油生產區建在近鄰的山腳下。這種設計只考慮利用自然高度差輸油節省電力,而忽視了消防安全要求,影響對油罐的觀察巡視。而且一旦發生爆炸火災,首先殃及生產區,必遭滅頂之災。這不僅給黃島油庫區的自身安全留下長期隱患,還對膠州灣的安全構成了永久性的威脅。?
???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黃島油庫4號、5號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當時我國缺乏鋼材,是在戰備思想指導下,邊設計、邊施工、邊投產的產物。這種混凝土油罐內部鋼筋錯綜復雜,透光孔、油氣呼吸孔、消防管線等金屬部件布滿罐頂。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護層脫落,鋼筋外露,在鋼筋的捆綁處,間斷處易受雷電感應,極易產生放電火花;如遇周圍油氣在爆炸極限內,則會引起爆炸。混凝土油罐體極不嚴密,隨著使用年限的延長,罐頂預制拱板產生裂縫,形成縱橫交錯的油氣外泄孔隙。混凝土油罐多為常壓油罐,罐頂因受承壓能力的限制,需設通氣孔泄壓,通氣孔直通大氣,在罐頂周圍經常散發油氣,形成油氣層,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因素。?
??? 3.混凝土油罐只重儲油功能,大多數因陋就簡,忽視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設計,安全系數低,極易遭雷擊。1985年7月15日,黃島油庫4號混凝土油罐遭雷擊起火后,為了吸取教訓,分別在4號、5號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米高的避雷什,罐頂部裝設了防感應雷屏蔽網,因油罐正處在使用狀態,網格連接處無法進行焊接,均用鐵卡壓接。這次勘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