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煤礦“4.6”頂板事故
2005年4月6日16時,預備隊22514工作面機尾段發生冒頂事故,傷亡一人。
??????? 22514工作面回采時切眼已形成五個月,機頭低機尾高傾角150~160,機尾與順槽連接處在原掘進時已冒頂,高約3.5米,長2.5米,處理冒頂絞架18層。
??? 一、事故經過:
??????? 4月6日早班推采第二茬幫,預備隊領導在班前會上泛泛地強調:“初采初放期間注意安全,保證安全生產”,隨后職工就入井作業。崔某某與其他兩位同志被安排在機尾段作業。13時炮后主梁全部移完。移付梁時崔某某在機尾煤幫側(中柱)看護頂板,其他兩位同志偏機頭側由低向高移付梁。16時左右換到第六根付梁,聽到頂板上部有較大響動。崔某某喊聲“跑”,三人就同時向機頭方向撤離,崔某某躲避不及被埋壓,經搶救無效死亡。
??? 二、事故原因:
??????? 1、直接原因:上部頂板(3.0×2.0×0.6)離層,推倒支架,造成冒頂致崔某埋壓致死。
??????? 2、重要原因:
?????? (1)切眼曾經冒頂高約3.5米、長2.5米,處理冒頂時絞架18層,加之此處傾角150~160,初采初放對頂板控制沒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
(2)現場工程管理不力,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管理責任不實,重點區域盯防不到位,沒有抓住薄弱環節。
?????? (3)坡度段支柱與底板間無麻面,架眼與頂板接茬處未采取連接支護和對棚六柱,支護無力。
??????? 3、間接原因: ?? (1)開工前沒有組織規范的工程驗收,急于生產。 ?? (2)區隊安全管理不嚴不細,班前會工作安排空泛沒有針對性,典型的重生產輕安全,存在走形式的現象。 ?? (3)職工自保互保意識差,識別問題能力差。 三、事故點評:
??????? 分析這起事故的發生過程,可以看出,當時該組三人在施工時,移副梁放頂作業的操作是基本到位的——三人一體,一人監護,二人作業,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可是,事發突然,監護人(受害人)崔某某及時發出口令,使其他二人得以及時撤離,而本人卻躲避不及造成事故。以當時工作面機尾的地質條件和支護狀況來說,應該是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可以說,該工作面形成時間太長及匆忙生產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大環境不良,是生產過程中重大隱患存在的根本性因素。如果從管理上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各級領導、專業科室及區隊隊干能夠真正認識到這一重大隱患的存在,而不是單純地將驗收工作當作走過場,
把該負的安全責任真正承擔起來,采取積極、有效的技術方案去加以解決,一定會將掘進期間遺留下來的隱患提前消除。其次,任何過程的安全管理,都需要現場具體的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解決。該面正處于初采第二個循環,工作面煤層傾角較大、底板光滑、支柱初撐力不夠等隱患未及時處理,造成頂板離層是必然的。當時工作面雖然有科室管理人員和區隊隊干跟班,操作、監護也基本到位,但是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加固支護措施,移副梁放頂時本身就降低了支護強度,使主梁失去了副梁的依托,且老空垮落使頂板處于動壓狀態,由此可以說明現場制定有效的應急措施和方案,也是日常管理中應著力加強的一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