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天然氣管道爆炸著火事故
2006年1月20日12時1 7分,某油氣田分公司輸氣管理處仁壽運銷部富加輸氣站發生天然氣管道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重傷、47人輕傷。
一、富加站基本情況
富加站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富加鎮馬鞍村4組,是集過濾分離、調壓、計量、配氣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輸氣站場。輸氣管理處兩條干線威青線和威成線通過富加站,設計日輸氣量950×104m3/d,設計壓力4.0MPa,其中威青線(管線直徑Ф720mm)建成投產于1976年,威成線(管線直徑Ф630mm)建成投產于1967年。事故前威青線的日輸氣量為50×104m3,運行壓力為1.5~2.5MPa。事故發生時,該管段的日輸氣量為26×104m3、壓力1.07Mpa,氣流方向為文宮至汪洋。
威青、威成線建成投產30多年來,由于城鄉經濟建設發展,該地區已由一、二類地區上升為三、四類地區,管道兩側5米范圍內形成了大量違章建筑物等安全隱患。2005年該油氣田分公司組織實施威成線三、四類地區(鋼鐵一汪洋段)安全隱患整改和威青、威成線場站適應性大修改造。工程由某工程公司設計、某輸氣分公司承建、某監理公司負責監理。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動工,原計劃12月1 5日主體工程結束。因從意大利進口的球閥推遲到貨(原計劃2005年11月30日到貨,實際到貨時間為2006年1月10日),變更計劃為2006年1月19日進行威青線的碰口作業。
二、事故經過
1月19日7時30分,開始施工,18時30分施工完畢;
1月20日8時30分,組織從富加至文官方向置換空氣;
1月20日l O時30分,完成置換空氣作業,開始緩慢升壓:
1月20日l 0時40分、11時40分,作業人員兩次巡檢無異常。 壓力緩慢升至1.07MPa,恢復正常流程。
12時17分,富加站至文宮站方向距工藝裝置區約60米處,因Ф720 輸氣管線泄漏的天然氣攜帶硫化亞鐵粉末從裂縫中噴射出來遇空氣氧化自燃,引發泄漏天然氣管外爆炸(第一爆炸),因第一次爆炸后的猛烈燃燒,使管內天然氣產生相對負壓,造成部分高熱空氣迅速回流管內與天然氣混合,引發第二次爆炸。當班工人立即向輸氣處調度室報告了事故情況,同時向富加鎮政府和派出所報告;12時20分左右,富加站至汪洋站段方向距工藝裝置區約63米處,又發生了與第二次爆炸機理相同的第三次爆炸。當第一次爆炸發生后,富加集輸站值班宿舍內的員工和家屬,在逃生過程中恰遇第三爆炸點爆炸,導致多入傷亡。
輸氣管理處在接到報告后,輸氣調度室立即通知文宮、汪洋兩站緊急關斷干線截斷球閥并進行放空。13時11分,文宮站至汪洋站段放空完畢。13時30分,事故現場大火撲滅。17時40分,臨近建構筑物余火被撲滅。
此次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3人重傷,損壞房屋21戶計3040平方米,輸氣管道爆炸段長69.05米,直接經濟損失995萬元。
三、事故搶險救援
事故發生后,該油氣田分公司、輸氣管理處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有關領導和人員先后趕到事故現場,與當地政府一道組織傷員救治、事故搶險和生產恢復工作。分公司7名領導,除留下2人在家組織生產經營等工作外,其余5名領導也全部趕到現場,分工負責組織事故處理的相關工作。集團公司、股份公司高度重視和關心事故的搶險、救援、善后處理和恢復生產、保障供氣等工作,陳總、蔣總分別做出了重要指示和要求。21日凌晨,股份公司領導率工作組抵達事故現場,給事故搶險恢復、善后處理、事故調查等多方面工作給予了指導。
事故發生后,國務院、國家安監總局以及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有關領導分別做出了重要批示。國家安監總局監管一司周彬副司長于21日凌晨趕到事故現場,指導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同時四川省安監局組織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立即趕到富加鎮,察看事故現場、看望傷員,布置搶險、恢復供氣和善后處理工作,并成立了“1·20”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事故發生后,該油氣田分公司立即采取了多項措施:一是事故當天緊急調集有關方面的技術力量和工程力量,連夜開展富加站Ф630系統清理場地、技術檢測和恢復生產工作,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陸續地保障了民用氣的供應和部分工業用戶的供應。二是全力以赴搶救和醫治受傷人員,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開展受傷人員調查,建立了傷員檔案,分公司專門從重慶市、成都市邀請了權威燒傷專家赴仁壽指導醫療搶救工作。三是積極組織善后處理,春節前就組織完成了對死亡人員家屬、事故現場受損民房賠付工作,使事故受災居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四是事故發生后的第三天,對輸氣處領導班子及時進行了調整和充實,加強和保障了輸氣處領導班子的力量,確保了輸氣處員工隊伍穩定和安全生產。五是積極做好威青線管線恢復工作,通過對5套復產方案的比選,選定了原位原管徑換管的方案。2月7日,經過四川省安監局書面同意進入事故現場施工。
四、事故原因
事故調查組通過現場勘察、詢問有關當事人及查閱大量資料,并按照國家、石油行業有關技術規范和標準,經過反復核實、研究、分析,認為富加站輸氣站天然氣管道“1·20”特大爆炸事故的原因是:
(一)直接原因
Ф720管材螺旋焊縫存在缺陷,在一定內壓作用下管道出現裂紋,導致天然氣大量泄漏。泄漏點上方剛好有一顆白楊樹(樹干直徑400毫米,約高17米,主根部徑向展開直徑1.8米左右),由于根系發育使土質變得較為疏松,泄漏的天然氣在根系發育的樹兜下聚集,加之泄漏的天然氣攜帶硫化亞鐵粉末從裂縫中噴射出來遇空氣氧化自燃,引發泄漏天然氣爆炸(系管外爆炸),同時造成管道撕裂。因第一次爆炸后的猛烈燃燒,使管內天然氣產生相對負壓,造成部分高熱空氣迅速回流管內與天然氣混合,引發第二次爆炸,約3分鐘后引發第三次爆炸(爆炸機理與第二次爆炸相同)。
(二)間接原因
l、管道運行時間長,管材疲勞受損。威遠一青白江輸氣管線(威青線)建于1975年,1976年投產,由于管材生產和抬運布管時產生的缺陷以及當時檢測技術手段落后等條件的限制,導致管線先天存在較大缺陷。加之該管道已建成投運30年,運行時間較長,且90年代流向調配、管輸壓力頻繁變化,導致管道局部產生金屬疲勞。
2、管道建設時期,防腐工藝落后。因為當時防腐絕緣材料及防腐絕緣手段、施工工藝的限制,管道未能得到有效保護,管道外層腐蝕嚴重。
3、管道內壁也受到腐蝕。該管道投產以來,曾在相當長時期內輸送低含硫濕氣,管線處于較強內腐蝕環境,導致管內發生腐蝕,伴有硫化亞鐵粉末產生。
4、第一爆點上方白楊樹根系發育使土質變得較為疏松,為天然氣泄漏并在管外聚集爆炸提供了條件。同時管道附近還有其他根深植物。
5、富加輸氣站場及進、出管道兩側存在較多建構筑物,且場站周圍建構筑物過密,以致逃生通道狹窄,人員不能及時安全撤離。
6、員工、家屬和附近居民在逃生過程中恰遇第三爆炸點爆炸。
7、油氣田分公司對基層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不足,特別是輸氣管理處對役齡較長的輸氣管線存在的安全隱患重視不夠,管道巡查保護不力,對仁壽富加輸氣站周圍建筑密集的問題未能及時發現并予以整改。
8、仁壽縣人民政府沒有充分認識到天然氣管線周圍民用建構筑物過多已經對管線的安全運行造成隱患,對小集鎮規劃、建設審批的指導和督促檢查不力,仁壽縣規劃和建設局對小城鎮建設管理工作重視不夠,對有關規劃和建設項目的審批把關不嚴,致使富加輸氣站周邊民用建構筑物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