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了“燃”】燃氣公司拆除競爭對手涉嫌違規的燃氣設施,是否需要賠償?
?7月2日周四
21004
專注于天然氣領域政策與法律的公號,已通過微信原創和贊賞認證。
作者: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油氣事業部 王昕怡
案件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案件線索來源:《燃氣公司法律糾紛案例分析及應對指南》(作者:金瑋律師)
編者按:要保證燃氣設施的正常運行,除了檢修、巡線等基礎工作,還可能隨時面臨競爭對手的挑戰,當燃氣公司認為競爭對手的燃氣設施違規或損害自己的合法權益時,應當采取恰當的解決方式去處理,把握尺度,盡量避免采取極端方式。
一、本案當事人
1、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角水燃氣有限公司。
2、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宮金燃氣有限責任公司。
二、案件事實
2010年11月26日,民和縣人民政府為規范當地燃氣市場管理,避免管網重復建設,發函劃分了民和縣城的燃氣經營區域。角水燃氣公司與宮金燃氣公司均為該縣燃氣公司,區域相鄰,兩者存在競爭關系
2014年9月,角水燃氣公司投資建設了金星加氣站到民和縣下川口工業園和興炭素廠、馬場垣高速收費站的燃氣管道。該管道位于宮金燃氣公司已敷設并運營的管道附近。
2014年12月6日,宮金燃氣公司以角水燃氣公司在收費站南側敷設的管道存在安全隱患為由,將該處主管線挖開,造成角水燃氣公司部分管道報廢。
2015年10月,角水燃氣公司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并賠償損失650000元。同年12月3日,宮金燃氣公司提起反訴,要求角水燃氣公司將其敷設在宮金燃氣公司燃氣管道安全距離之內的燃氣設施拆除并不得再次敷設,賠償經濟損失617340元。
2015年12月3日,宮金燃氣公司申請對角水燃氣公司在其已運營管道附近又敷設燃氣管道是否符合安全規范和設計規范予以鑒定。2016年5月29日,角水燃氣公司申請對被拆毀管道價值及其恢復工程量和造價進行鑒定。2018年5月,鑒定完成。鑒定結果為:角水燃氣公司未告知宮金燃氣公司施工事宜并損壞宮金燃氣公司燃氣管道警示樁、未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的行為違規;角水燃氣公司管道敷設符合垂直距離要求,但存在交叉、重疊敷設,不符合《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要求根據鑒定結果,法院認定角水燃氣公司管道損失為72636.01元。
一審法院認為,雙方當事人在敷設燃氣管道工程過程中,角水燃氣公司在未按規定與宮金燃氣公司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的情況下,在宮金燃氣公司先敷設燃氣管道的地段又自行敷設燃氣管道,其行為違反了《安全生產法》《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青海省城鎮燃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宮金燃氣公司得知角水燃氣公司敷設的管道與其敷設的管道交叉、重疊時未經過有關部門處理,自行將角水燃氣公司的管道挖開,對此,雙方均存在違法行為,且雙方均未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據證明雙方敷設管道時取得了相關部門的批準,故雙方在爭議地段敷設管道的行為不具有合法性。一審判決對雙方訴訟請求均未支持。
兩家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均提起上訴。
三、法院觀點
二審法院認為,角水燃氣公司在爭議區域敷設管道時應與敷設在先的宮金燃氣公司簽訂安全防護協議、取得行政管理部門的施工許可,但角水燃氣公司存在未批先行施工的行為,對于雙方間糾紛的發生存在主要過錯責任;宮金燃氣公司在發現角水燃氣公司在爭議區域敷設管道后,未通過合法的渠道或手段主張訴求自行將角水燃氣公司管道進行拆除,亦存在一定過錯,其對角水燃氣公司的拆除損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于角水燃氣公司的此項訴求應予部分支持。
對于宮金燃氣公司認為其拆除角水燃氣公司非法安裝的燃氣管道是為了排除安全隱患的一種排除妨害的合法行為及為此造成的損失應由角水燃氣公司賠償的請求及理由因無事實依據故不予支持。
四、裁判結果
最終判決結果為:宮金燃氣公司賠償角水燃氣公司經濟損失29054元;駁回角水燃氣公司其他訴訟請求及宮金燃氣公司全部訴訟請求。
五、律師解析
當燃氣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采取恰當的解決方式進行維權。若因一時沖動采取了極端的解決方式,很有可能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不但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反而需向對方進行賠償。
本案中角水燃氣公司有錯在先,其在爭議區域內敷設管道時未與敷設在線的宮金燃氣公司簽訂安全防護協議,取得行政管理部門的施工許可。宮金燃氣公司得知角水燃氣公司敷設的管道與其敷設的管道交叉、重疊時未經過有關部門處理,自行將原告的管道挖開,亦存在一定錯誤。
根據相關法規,管道企業發現管道存在安全隱患,應當及時排除。對管道存在的外部安全隱患,管道企業自身排除確有困難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護工作的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主管管道保護工作的部門引導及時協調,排除或者報請人民政府及時組織排除安全隱患。按照法律規定,“管道企業”是敷設管道的企業。
因此,燃氣公司認為其他燃氣公司管道存在外部安全隱患時,首先應通過談判協商等途徑進行解決,雙方對立嚴重無法進行有效溝通時可報請有關部門采取合法的渠道進行解決,在此期間應保留好相關證據,而不是自行指派員工進行拆除,在此過程中,一旦維權不當,是需要按照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的。